公立醫院“國考”的步伐片刻不停歇。今年7月,2020年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單公布,10月,2021年度成績陸續流出,前后時間相差不足3個月。而2021年度成績單尚未完全公布,新一輪“國考”卻已悄然啟動。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最新通知,2022年度公立三級和二級醫院的績效考核將于10月21日正式開始。

據健康界、《健康時報》等平臺公布的信息,2021年公立三級綜合醫院績效考核排名中,北京協和重回狀元寶座,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與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分列榜眼、探花之位。A++梯隊的其他成員中,華山、浙大附一、浙大附二等已是座上???,較為亮眼的當屬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其作為東北地區醫院,首次躋身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第一梯隊,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并列第13位。據悉,國考成績一貫采用“點對點”的成績推送形式,但有所不同的是,2021年的績效考核排名并未公開發布通報。各三級公立醫院除可以查詢到自家得分、排名、指標等級等,但無法獲得其他內容,全國各區域間的差異等相對具體的信息,各家醫院均不得而知。“醫學界智庫”查詢發現,個別醫院只是低調地在官網醫院簡介中更新了排名信息,截至發稿,TOP13中仍有醫院尚未公布成績。對此,醫改專家徐毓才表示,公開榜單有助于醫院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力點。此次未公開“通報”可能是希望醫院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各項服務的持續改進上,而不是過度追求名次。2021與2020年“國考”成績公布時間相差僅三個月,2022年公立三級、二級醫院的績效考核又將開始。馬不停蹄的“國考”,讓各大醫院充滿緊張感。“醫學界智庫”查詢發現,如今“國考”對社會的影響力正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開始關注醫院“國考”成績,成績結果逐漸與醫院的財政補貼、醫保基金撥付、院領導考評、績效工資總額等產生關聯。上海市近日公布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名單中,“國考”成績是其中重要的遴選依據。上海市衛健委透露,市級醫院主要依據2019年、2020年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進行遴選。青海省在今年8月發布的《關于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公立醫院薪酬漲幅與“國考”掛鉤。對績效考核結果為D等次的公立醫院,均按上年度全省事業單位年平均工資水平3%-5%的幅度降低績效工資水平。據悉,在衛健系統工作中,“國考”成績還會影響醫院申請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等,包括一些試點項目申請。但取得較好的“國考”成績,非一日之功。浙江省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書記張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考”要求的60%的數據是來源于財務年報、病案首頁、醫師注冊系統、護士注冊系統等,這就要求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功在平時,一蹴而就是肯定不可能的。今年4月和5月,國家衛健委分別印發了《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以及《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相較于2020版《操作手冊》,新增集采中標藥品完成比例的指標。具體新增內容如下:對于公立三級醫院的績效考核,新增“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作為考核指標,增設感染性疾病科醫師在全院同期醫師總數占比的考核內容,同時在門診、住院患者基藥處方占比考核的基礎上,增設對于基本藥物處方使用品種數量占比的考核內容;在國采藥品使用比例納入績效考核的基礎上,增設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完成比例的考核內容。《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圖/國家衛健委對于公立二級醫院的績效考核,新增對于基本藥物采購品種數占比、門診患者基本藥物處方使用占比、住院患者基本藥物使用占比的考核內容;增設對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完成比例的考核內容;增設感染性疾病科醫師占比的考核內容。
《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圖/國家衛健委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和河南近日發布的醫用耗材帶量采購通報中均出現了完成率不達標、少部分地區報量不實、個別醫療機構采購非中選產品過多等問題。新增指標表明了國家欲通過“國考”的“指揮棒”作用,規范醫院對于中選藥品的采購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