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和管理是醫療機構前行的兩個車輪。業務發展得越快,越需要與之匹配的管理能力,只有兩個輪子步調一致,協同向前,才能推動整個機構的行穩致遠。今天,我們為所有高速發展的醫療機構分享一個HRP系統內的管理工具——財務共享中心,通過智能財務共享保障機構健康有序發展,加快數智化轉型。
那么到底為什么搭建“財務共享中心”?什么樣的機構需要“財務共享中心”?如何煉就一個好的“財務共享中心”呢?今天帶你一文梳理!
為什么要做財務共享中心
醫療機構的高速發展,快速擴張固然讓人興奮不已,但與此同時一些全新挑戰也會隨之應運而生:
1.集團下同類財務業務分散處理且流程不統一;
2.各個部門間信息壁壘高筑,容易形成信息孤島;
3.無法整合財務數據支撐經營決策;
4.子機構基礎數據不統一,集團整體溝通成本、管理成本較高;
5. 子機構難以提供實時、準確的財務信息,對集團擴張、兼并等行為反應遲緩;
6. 機構實際支付行為和系統支付管理脫節,現金流效率不高。
財務共享中心是集團型醫療機構健康發展的“保健品”,一個好的財務共享中心既能把分散的重復性工作集中起來,形成標準化流程,提高子機構的工作效率,又能滿足集團管控、資源協同的要求。例如康博嘉HRP系統,就為復星醫療集團旗下佛山禪誠醫院及哥倫比亞中國旗下醫療機構搭建了財務共享中心,助力院方統一核算標準,高效集中地處理費用報銷、日常會計交易、資金支付等業務,快速提供各類財務數據,支持集團/各院區的統一管理和高速運轉,也為業務繼續擴張掃清了障礙。
什么樣的醫療機構適合做財務共享中心?
并不是所有的醫療機構建設HRP系統時都適合或需要搭建財務共享中心。一般情況下,大型的醫療、醫養集團更需要財務共享中心,而單體醫療機構更適合一體化的人財物運營管理平臺。
具體如何評估其可行性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收益角度
不同院間財務職能是否重復設置;
集團整體業務規模是否龐大;
集團管理成本是否高昂;
信息系統的投入是否過多。
2.可行性角度
院方相關領導的認知是否正確;
信息系統能否與之適配;
能否統一崗位職能及制定標準化作業流程;
是否符合政策法規。
在經過這兩方面的評估,明確機構需要“財務共享中心”的支持后,我們就可以開始正式踏入智能財務的大門了!
一個好的“財務共享中心”是如何煉成的?
整個財務共享中心的內部業務系統由資金共享、核算共享和費用共享三部分組成。
其中資金共享中包含賬戶管理、收付管理、票據管理和資金計劃管理,通過將子機構的大量資金業務匯總到財務共享中心,對資金集中管理,不但能防范風險,也能夠提高整個集團的資金使用率,降低資金使用成本;
核算共享中包含總賬管理、財務合并、資產管理、費用管理、應付管理、應收管理、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八部分,指的是將原本集團下各機構不同的核算規則根據業務模式統一到一起,確保整個集團的核算“語言”一致。
費用共享則包括事前申請、借款/還款、報銷、預算控制、費用標準政策這五部分,保證基礎數據的準確、優化各項申報批流程、控制及協調預算,進一步支撐機構經營戰略和業務推進。
在以上業務內容共享的基礎上,財務共享中心支持全屏看板,借助運營數據的數智化量化費用報銷組、資金組和應付組的日/月單據處理量和排行,避免出現單據擠壓、組內分配不均等問題,從而提高整體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由于主數據得到了統一,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出具大量管理口徑、財務數據的報表,便于管理者及時獲取機構運營狀況,調整經營策略。
以上是關于財務共享系統的主要框架,當然,在具體搭建的過程中,信息系統的配合也至關重要。那么IT平臺應具備哪些基礎與特征以支持適應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呢?
1.ERP基礎
集團已有ERP信息平臺或即將建設ERP平臺作為集團業務與財務信息的共享平臺。
2.數據治理
應能通過已有的ERP平臺提供全集團內共享、復用的主數據字典:如供應商、客戶、員工、財務會計科目、項目、合同等。
3.智能化工具
應能提供電子影像、OCR自動識別、發票真偽辨別,智能聯想引擎等共享服務的工具。
4.移動應用
需要建設可觸達所有員工、外部協作伙伴的在線移動平臺:能支持員工、外部協作伙伴實施訪問權限內信息、填寫或提交協同共享單據:如差旅申請、報銷單;查看訂貨單、銷售訂單、付款進度等。
精巧的內部邏輯加上與之適配平臺支持,一個好的財務共享中心就這樣“誕生”了。相信在它的支持幫助下,醫療機構能通過HRP系統更好地進行戰略發展布局,用規范化、標準化的業務流程,為財務分析和管理決策提供數據增值服務,并為整個集團的數智化轉型貢獻力量。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