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健委發布的數據,2022年全國43.5%的公立醫療機構都在虧損,總額超過1萬億元,折合下去,一天的虧損就近30億元,還沒有倒閉的原因也是靠著國家的財政補貼度日。 對此,醫護人員都有很多怨言,覺得工作和薪資不匹配,工資太少;但患者卻覺得看病很貴。這就讓人不禁疑惑,錢到底去哪了呢?
與全民免費醫療相比,更好的辦法是探討如何完善目前的醫療制度,用醫療信息化技術提高診療服務能力,既要幫患者節省費用,還要確保診療效果,讓廣大群眾看得起病,避免因病致貧。
智慧醫院到底是什么呢,智慧醫院系統又包含什么呢?
浙江某家衛生院在年終職工大會上,院長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醫院要開源節流,職工會迎來降薪。此事引發了業內的熱烈反響,很多從業者表示現在已經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甚至有些醫院已經開始裁員了。
從今天開始,您再也不用擔心了!
疫情的三年捶打后,民營醫院的智慧醫院信息化建設迎來了關鍵的一年。
最近,江蘇省泰州市發布《泰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23-2025年)》,其中對基層、農村地區的醫生編制和工資福利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近日,全國召開衛生健康系統法治、基層、應急和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中明確了本年度的基層衛生健康工作重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就醫體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現在,已經有很多醫院開始探索智慧醫院系統的建設,也就是說醫院就得信息系統需要升級或改造,達到智慧醫院評級的水平。
一把尺子量全國。作為檢驗公立醫院改革發展成效的一把標尺,績效考核成績,牽動著所有醫院的心。
近日,國際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品牌金融" Brand Finance發布《2023年全球醫院250強》榜單,其中美國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和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排名前三。
康博嘉智慧服務HIS系統,符合監管部門評級要求,可幫助醫療機構順利通過國際JCI認證標準和國家互聯互通4級,電子病歷五級以上標準。
預算收入是醫院在當年計劃中的收入,一般預算總收入又分為財政撥款預算、事業收入預算、其他和上年結余這幾部分。一般來說,醫院預算收入占大頭的,是“事業性收入預算”,一般占比都超過90%。近期國家發布了各個省份2023年醫院的預算收入,很多醫院百億級的預算讓人瞠目。
4月1日,遼寧省衛生健康委等19部門印發《遼寧省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居家醫療、社區服務、機構服務、服務銜接、支持政策、隊伍建設、服務監管等七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措施
3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2023年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的通知》。本次抽查對象主要是醫療機構(包括民營)、采供血機構、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機構的依法執業情況。抽取的比例為,醫院占比1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診所、衛生院、村衛生室占比5%。按照咱們目前98萬的基層醫療機構來估算,將近5萬家基層機構有機會唄抽檢。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