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作為醫療信息的數據處理者,一定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完善合規體系建設,注重保護患者隱私,做好病歷的封存工作,謹防病歷泄露。
病人“慌”,兒科醫生“荒”!這個問題有解了!
1分鐘,幫您梳理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
11月7日,江西發布《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文件中有三點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基層醫療機構請注意,2023年“年底績效大考核”要開始了!還沒搞清楚“考核重點”,隨緣裸考,那可不行!這篇文章總結了11個最最容易丟分的“扣分項”,趕緊來個“地毯式自查”!
去年7月,國家衛健委聯發布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提出在夯實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服務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基礎上,通過互通共享三年攻堅、健康中國建設等優先行動,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化向數字健康邁進。
重慶衛健委于11月21日發布了《重慶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23—2027年)通知》,其中提到,截至2022年底,重慶市共有22261個醫療衛生機構,其中包括639個民營醫院。未來,重慶將繼續秉持“政府主導,多元辦醫”的原則,進一步擴大社會辦醫的空間,不對社會辦醫的總量和空間進行限制。
此次會選取檢查時限內醫保基金結算支付金額前2名,且在2年內沒有接受過飛檢的定點醫療機構,以及開通了統籌基金支付的定點零售藥店。
病歷作為患者診療的重要依據,不僅代表著醫生的形象,更直接反映了醫院的醫療質量、學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然而,近年來仍有許多三甲醫院或醫師在病歷書寫方面存在問題。
最近,貴州醫保局發布《省醫保局關于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通知》,關于將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現行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政策體系。該通知還鼓勵線上和線下醫療機構之間進行公平競爭,確保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公平性,以促進醫療服務的降本增效和公平可及性,從而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去年7月,國家衛健委與相關部門發布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提出了一系列優先行動,包括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互通共享攻堅行動和健康中國建設,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化向數字健康的轉變。
院中營銷是指醫院在患者就診期間采取的營銷舉措,是醫院營銷的重要方面。基礎設施營銷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它強調醫院基礎設施建設要注重生態化、智能化,并突出人性化的特點。具體來說,醫院應該以“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理念為基礎,在各種配置和設施上考慮患者的需求,適應他們的病理、生理和心理要求,尊重他們的隱私,并提供方便的服務,始終以患者為中心。
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民營醫院的競爭力也越來越激烈。那么,如何才能在醫院營銷中做得出色,也就是吸引更多患者來就診呢? 我們需要巧妙地結合傳統市場營銷和網絡影響力,相輔相成,以擴大每個營銷階段的影響力。
醫院間的病歷不互通,導致患者每次就診都需要重新填寫病歷,浪費時間不說,還存在重復檢查和開藥的情況,不僅浪費患者的資金,也浪費了醫療資源。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病歷系統勢在必行。
民營醫院的發展往往依賴于強大的營銷團隊的支持。在我在民營醫院工作的幾年中,經常聽到科室主任說的一句話是:"只要有病人,我們都能收,我們都能治"。然而,這句話背后意味著科室并沒有將技術、安全和服務放在首位,沒有將病人作為客戶來管理,也沒有將病人作為重要資源對待。醫院很難擴大病人數量,完全依賴營銷部門的話,市場會越來越小,醫院無法持續發展。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