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河南醫保局發布《關于全面推進醫療保障智能場景監控系統應用的方案》,文件中強調,全省要在2年內建立各級醫療機構三級醫保智能監控體系,對各類醫藥服務行為進行全面監管。
最近,國家醫保局發布了一則文件,主要內容是醫務人員如果有醫保違規行為,將會被記分,累計到一定分數后,就會被中止或者終止醫保支付和醫保費用結算資格。
最近,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一則公告,他們計劃從全國范圍內引進5名“好院長”和50名“好醫生”。對于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一旦正式聘任,將一次性發放最高60萬元的安家費,并在年度考核中優秀者還將獲得最高10萬元的特殊補貼。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出臺《漳州市公立醫院院長選拔聘任制實施方案(試行)》,要實行更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方式,以提升公立醫院領導人的管理水平和素質。
9月21日,山東發布《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文件中提出了一些列舉措推動醫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其中特別強調要對濟南、青島、煙臺等地的國際化高端醫療集團給予政策上的支持,還計劃建立一批國際醫學中心和重點專科國際合作基地。同時,文件還定下了個小目標,要在全省建立5家以上合資合作醫療機構。這些動作將為全省的醫養產業帶來豐富的機遇和活力。
最近,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多個部門共同發布了《重慶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根據最新公布的名單,重慶市將涪陵區、巴南區、兩江新區確定為國家級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區域。此外,永川區、大足區和璧山區也被納入市級試點區域。這些區域的選擇是在國家級名單公布之后進行的調整,旨在加快實現全域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目標。
10月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加強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對醫保醫生的管理有了更加規范明確的規定。
10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患者安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主要是面相全國二級及以上級別的醫療機構,目標是3年間,每年至少1論全院的巡檢以及患者安全專項培訓。要在2025年底前,每百出院人次主動報告不良事件年均大于2.5例次,并且低風險病種的住院患者死亡率要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9月26日,昆明同仁醫院舉行三級甲等醫院揭牌儀式,正式成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據悉,該醫院在2010年8月開診,截止目前已經從13個臨床科室發展成35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4個功能檢查室,并在胸痛、卒中、創傷領域不斷進行學科建設。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從輕度老齡化轉到中度老齡化,推進“醫養結合”,關注老年健康及養老服務是大勢所趨。該模式可以集養老、護理、醫療為一體,大幅提高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提升老年人的養老品質。 近期,為了推動醫養結合機構高速發展,各地又陸續發布了大量文件,鼓勵相關機構大力發展醫養結合,其中也給“社會辦醫”不少優惠政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
在社會資本運作下民營醫院數量迅猛增長到2.5萬家,眼科、口腔、醫美等已經形成標準化商業模式的專科醫療機構也成為了公立醫療的有力補充。今年,被稱為“醫療行業復蘇年”,全國各地都發布了民營醫療的利好政策,這也進一步促成了民營各項細分專科、高品質品牌化醫療機構百花齊放的場面。
民營三甲醫院和醫生也能獲得官方認可了。一方面增強了用戶對于醫院、醫生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在民營醫療機構與用戶之間搭起了互動交流的橋梁,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了。
近日,抖音官微發布抖音醫療版塊的認證規則通知。根據通知內容,為了加強對認證賬號的資質核驗并確保其真實性,從9月18日起,抖音醫療將對一些醫療健康類認證賬號(包括個人賬號和機構賬號)的認證申請規則和材料要求進行調整。
9月22日,國家醫保局表示,要對骨科、心內、檢查、檢驗、血透以及康復理療這6大領域進行專項整治,聚焦醫保結算排名靠前的藥品耗材。 今年國家醫保飛檢覆蓋了31個省市區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主要針對醫學影像檢查、臨床檢驗和康復這三個領域,并首次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飛檢。
根據《武漢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23-2025年)》的通知,武漢市將對未來2~3年的社會辦醫機構新設置發展提出最新規劃。規劃中認為,武漢市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社會辦醫療機構為補充的多元化辦醫格局初步形成。然而,公立醫院的專科特色優勢不明顯,中醫優質醫療資源相對不足,康復、護理、醫養結合等接續性醫療機構發展相對緩慢,精神衛生、傳染病、老年病、兒科等專科醫療資源相對緊缺,存在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優質醫療資源結構不完善、醫療機構協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