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反反復復給醫療行業帶來了極大影響,新醫改也走到了深水區,醫療信息化建設在醫院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是引領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重要抓手,是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已成為公立醫院管理的重要風向標。
績效考核是指揮棒,二、三級公立醫院開始以績效考核為契機,優化醫院內部管理,將醫院內部績效考核方案與國家績效考核相銜接,引導管理醫院朝著更高績效努力,努力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提升運營效率,提升滿意度。
《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4月 國家衛健委)
圍繞三個方面修訂:增設或修訂延伸指標;補充及更新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指標內涵。
其中,共涉及41個指標。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中,包含一級指標 4 個、二級指標 14個、三級指標55個、新增指標1個。新增指標為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
《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5月 國家衛健委)
在2020版基礎上修訂了21個指標,以保證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同質化。操作手冊包含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10個、三級指標28個。與《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一樣,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也從“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四個維度開展。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和服務國家級績效評價方案(2022)》(11月 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
共有21項指標,權重最高的四項指標是:診療人次數、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人群覆蓋率、醫師日均擔負診療人次和醫療服務收入占比(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反映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服務效率和經濟管理。
《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2年版)》(12月 國家衛健委)
對2020年版三級醫院評審標準及實施細則進行了“更新式”修訂,與近兩年的新政策、行業進展和實踐經驗保持一致。按照該標準,指導未來三級醫院評審工作。
4月14日,國家衛健委印發《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3版)》。此版手冊相較于2022版操作手冊,共計修訂了15個指標,其中包括補充和更新相關工作要求,以及進一步明確指標內涵。
為使相關數據具有可比性,實施動態監測,本次考核的定量指標數據在既往基礎上增加 2022 年度數據。各地應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加強數據質控,提升數據質量,不斷探索運用數據質量作為系數對指標結果進行調整的應用機制。
作為深耕醫療信息化行業十數年的服務商,康博嘉深知數據質量對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等級評審以及智慧醫院建設的重要性。因而打造與國家指標評價和醫院先進管理模式緊密貼合的醫院運營數據中心(ODR)建設方案,在數據集成與數據治理的基礎上,將各系統相互割裂的孤島信息,轉換成符合國家標準的數據集,并憑借豐富的醫療行業研發和服務經驗,沉淀出成熟的運營管理模型內置于ODR 系統中,賦能醫療集團和醫院的科學決策。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