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阿sir,都2023年了,別的診所早就用上“互聯網思維”,您還在保守觀望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診所數量的快速增長讓人眼前一亮:2012年的診所數量為17.9萬個。10年間,診所數量由17.9萬個增長到了30.7萬個,凈增加12.8萬個。
過去的十年里,不僅是醫療健康行業,幾乎大消費、硬科技、企業服務的所有行業,都在高喊著:互聯互通、消費升級、渠道革命……口號喊得響,行動跟不上,那怎么行!
互聯網和診所結合,是每家診所的必經之路。我整理了適用于診所經營的3個互聯網思維方式,一起來看看吧!
用戶思維
用戶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指的是在診療流程的各個環節都要“以患者為中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根據患者的每一點需求,做出相應的貼心服務。
那診所想更詳細的了解患者需求,咱們可以先來看看就診流程(如下圖),它是從一個患者視角出發的體驗經歷,整個鏈路包括:從客戶發生健康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到醫院就診,再根據醫囑接受治療,到離院、院后健康管理,最后到推薦分享等一系列行動。
通過這樣的患者就診旅程,診所們就可以此為依據,找到整個流程中的突破點,挖掘業務機會,指導行動方案。
比如院前階段,診所可以設計疫苗、體檢等引流產品,吸引更多患者到診,為其提供個性化預約掛號,優化院前的患者體驗;院中階段,診所通過優化診療體驗、線上醫囑報告查詢、移動支付等服務,優化患者的就診體驗;院后階段,診所通過隨訪、健康關懷、調查問卷、遠程醫療、商城等方式,延伸健康服務,讓患者感受到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產品思維
診所Z重要的產品就是“服務”。
醫療服務不像買東西,涉及到診前、診中、診后就診全流程,哪個環節出現bug,都會影響到就診體驗。所以,診所管理者需要不斷發現問題,改正、迭代,才能快速打磨團隊和服務,為精細化經營做足準備。
之前有家婦兒診所,把自家的醫療服務打包成產品套餐,比如說早孕檢查、兒保篩查、疫苗、體檢、產檢套餐,然后根據不同患者屬性,賦予了多種會員身份和權益,從而提供優質貼心的個性化服務。這樣的產品化思維,非常值得大家學習。
3、流量思維
流量思維的本質就是找到客戶,增加客戶的關注度。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的傳播渠道、營銷渠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那診所也需要突破地域性的限制,挖掘出更有感染力的流量傳播方式。
很多診所已經開始已經開始借助診所管理軟件設置拼團、滿減、分銷等營銷活動,為診所拉新引流,并經過市場實踐驗證業績增長。
希望這3個思維方式,幫您更好經營診所!如果您也需要這樣的診所管理軟件,歡迎聯系我們~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