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診所基本標準(2023年版)》,明確了中醫診所診療科目、人員、設備、房屋等標準,其中重點強調開辦純中醫診所需要5年以上醫療機構執業經驗或確有專長。中醫診所的新標準從《通知》下發起生效,原來2017年的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停用廢止!
中醫診所基本標準
(2023版)
中醫診所指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運用中藥、拔罐、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開展診療服務,和提供湯劑煎煮、中藥調劑等中藥藥事服務的診所,中醫藥治療率為100%。
一、診療科目
限中醫科、民族醫學科。配備中醫(專長)醫師的,應當在診療科目下明確其執業范圍。
二、人員
1. 身體健康,能勝任相關工作。
2. 至少有1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執業醫師: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且經注冊后在醫療衛生機構中執業滿5年的; 具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注冊依法執業的
3. 至少有1名中藥專業技術人員開展中藥飲片調劑活動。
三、設備
(一)基本設備。診桌、診椅、體溫計、脈枕、紫外線消毒設備、污物桶等。(二)要有與開展診療范圍相適應的其他設備(包括中醫診療設備);如開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注射劑、穴位注射等存在一定醫療安全風險的技術服務,需要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
四、診所使用面積以及建筑布局應當滿足診療科目醫療需求,且符合醫療衛生機構相關感染防控的管理要求。
五、具有國家統一規定各項規章制度以及技術操作規范,并制定診所人員崗位職責。
六、有門診電子病歷系統,并和所在地診所信息化監管平臺對接。
本次中醫診所標準有幾大改變,比如執業醫師的準入要求從 “注冊后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執業滿三年”變更為“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對執業人員的專業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再比如在信息化領域,規定要求接入電子病歷錄入和電子處方,這是對診所的信息化服務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方面康博嘉云診所管理系統集國內外醫療信息化發展之大成,涵蓋診療流程、診所經營、客戶管理、營銷管理、微信服務等五大基礎版塊,以及集團連鎖、移動協同、生態互聯、數據分析四大進階版塊,憑借完善的六大安全體系和專業及時的優質服務,踐行“助力診所健康發展、攜手改善基層醫療”的使命。
康博嘉云診所管理系統擁有預約登記、AI智能診斷、醫生看診、收費退費、發藥退藥、醫囑執行、庫房管理、微信商城、線上診療、移動辦公等強大功能,能夠幫助診所提高業務規范度和效率,豐富診所引流渠道,助力診所健康經營發展。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