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大街小巷里的中醫診所越來越多,很多中醫也開始琢磨起是否開辦個中醫診所。但是,可別以為開中醫診所只是租個地、掛個牌那么簡單,這背后的開辦流程復雜得很,政策細節更是多如牛毛,一不留神就可能掉進坑里,前期投入全打水漂!
別慌!今天這篇干貨滿滿的避坑指南,手把手帶你摸清門道,順利拿證合法經營,讓你的中醫診所少走彎路!
一、中醫診所 vs 中醫(綜合)診所,區別在哪?
·診療范圍:純中醫or中西醫結合?
中醫診所走的是“純中醫路線”,中醫藥治療率必須達到100%,主打中藥內服、針灸、推拿、拔罐這些傳統療法。就像老祖宗傳下來的“獨門秘籍”,專治各種適合中醫調理的小毛病。
中醫(綜合)診所就不一樣了,它是“中西醫結合選手”,中醫藥治療率≥85%,剩下的 15%可以安排上西醫手段。還專門設置了中西醫結合科,診療范圍一下子拓寬不少,既能用中藥調理,也能適當用西藥輔助,滿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備案憑證:一字之差,大有不同
證件上的差別也很明顯,想開中醫診所,得拿到《中醫診所備案證》;要是打算開中醫(綜合)診所,那就是《診所備案憑證》,可別搞混了。
二、開辦中醫診所,必須滿足這些條件!
人員資質:“持證上崗”是關鍵
個人想當診所老板,得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而且要執業滿5年,有足夠的臨床經驗才行;要是你手握《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也有機會自己當老板。
如果是法人或組織開辦診所,主要負責人也得符合上面的要求,畢竟醫術靠譜,患者才能放心。
場地要求:大小、布局都有講究
場地需要嚴格符合《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很多地方要求面積至少60㎡,空間太小不僅患者體驗差,也不符合規定。而且,診所里的區域劃分得明明白白,候診區、診療區各自獨立,不能亂糟糟地混在一起。
還有,環保和消防這兩關也必須認真對待!要提交《環境影響登記表》證明你的診所不會污染環境,《消防應急預案》保障安全,如果這兩項不達標,診所也是開不起來的。
其他條件:合法合規是底線
診所名稱不能隨便起,得參考《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要求;還得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畢竟開診所也是做生意,得對患者負責到底。
三、 備案材料清單,缺一不可!
1.《中醫診所備案信息表》:詳細填寫診所的基本信息,這是備案的“敲門磚”。
2.主要負責人身份證、醫師資格證、執業證:證明老板有資格開診所。
3.其他醫護人員名單及資格證明:團隊成員的資質也得亮出來。
4.管理制度:消毒、醫療廢物處理這些制度必須健全,保障醫療安全。
5.環境說明、消防應急預案:前面提到的環保、消防材料。
注意!不同地區要求可能不太一樣,有的地方還需要額外提交房屋平面圖、健康體檢證明、租賃協議,一定要提前打聽清楚。
四、備案流程 & 時間,速看!
中醫藥審批部門在收到備案材料后,會對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的中醫診所予以備案,發放《中醫診所備案證》。
如果資料不全,會在收到備案材料之日的五個工作日內告知備案人需要補正哪些內容。
五、違規操作,后果多嚴重?
要是不備案就偷偷營業,被查到不僅違法所得全沒收,還得交最高3萬的罰款,嚴重的直接停業整頓,責任人5年內都不能再開診所!
出借或轉讓備案證也不行,罰款1-3萬,情節嚴重的直接注銷證件,診所都開不了了。
超范圍執業更要不得,沒收收入、罰款1-3萬都是小事,要是因為超范圍給患者造成傷害,診所停業,責任人同樣5年禁業,得不償失!
開辦中醫診所雖然流程復雜,但只要吃透政策,按部就班準備,就能少走很多彎路!最后,如果您的診所需要一款集預約掛號、進銷存管理、收費發藥、營銷管理、微信服務、數據分析、移動辦公為一體的診所管理系統,歡迎隨時后臺聯系~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