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日起,新版《衛生健康行政處罰程序規》(以下簡稱《規定》)將正式生效。這是國家衛健委對2006年《衛生行政處罰程序》的全面修訂,涉及管轄規則、處罰程序、當事人權利保障等核心內容。對于全國數百萬家診所而言,新規不僅意味著更嚴格的監管,更要求經營者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合規。
一、 政策修訂核心變化:診所監管更嚴、更細、更透明
1.管轄規則細化,責任更明確
違法行為發生地管轄:明確診所所在地的縣級以上衛健機關為第一管轄主體,包括實施地、開始地、結束地等關聯區域。
級別管轄優化:重大復雜案件由省級衛健機關直接管轄,避免基層執法尺度不一。
移送機制:若診所涉及跨區域違法行為,需在24小時內書面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
2.程序規范升級,處罰更規范
執法全程留痕:調查需至少2名執法人員,全程錄音錄像,并同步上傳至執法系統。
聽證權強化:對罰款5萬元以上或吊銷許可證的處罰,診所可申請聽證,且聽證材料需在5日內提交。
回避制度: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執法人員必須主動申請回避,否則當事人可提出異議。
3.權利保障加強,診所應對更主動
知情權:處罰前需書面告知違法事實、依據及救濟途徑,診所可要求執法人員解釋條款。
申辯權:診所提交的證據若被采納,可能成為減輕或免除處罰的依據。
二、診所合規自查:10大高風險領域避坑指南
1. 藥品與醫療器械管理
風險點:使用過期藥品、從非法渠道采購器械、超范圍使用醫美產品。
合規要求:
建立藥品/器械進貨臺賬,留存供貨商資質、發票、產品注冊證(至少保存5年);
定期清理庫存,過期藥品需在到期前30天下架并登記;
無醫美資質的診所禁止使用肉毒毒素、玻尿酸等注射類產品。
2. 醫療文書規范
風險點:處方缺失、病歷記錄不完整、未保存患者知情同意書。
合規要求:
電子病歷系統需強制錄入診斷依據、用藥記錄及患者簽字;
涉及手術、輸血等高風險操作,需單獨建立執行記錄并歸檔。
3. 醫療廢物處置
風險點:分類錯誤、儲存超期、隨意丟棄感染性廢物。
合規要求:
感染性廢物(如棉簽、紗布)使用黃色專用袋,損傷性廢物(針頭)單獨存放于銳器盒;
每日17:00前完成轉運登記,聯單保存至少3年。
4. 醫保基金使用
風險點:串換藥品、超量開藥、偽造處方。
合規要求:
系統設置處方用量預警(如慢性病藥物不超過7日量);
非醫保藥品需明確標注“自費”,禁止誘導患者使用醫保卡購買保健品。
5. 廣告與宣傳
風險點:夸大療效、使用患者案例宣傳、發布未審批的醫療廣告。
合規要求:
所有宣傳內容需經衛健部門備案,禁止使用“根治”“包治”等絕對化用語;
網絡宣傳需標注“廣告”字樣,并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編號。
三、新規下診所應對策略:3步走實現平穩過渡
第一步:全面自查(5月15日前)
重點領域:藥品采購渠道、醫療器械注冊證、醫療廢物臺賬、患者病歷完整性。
工具推薦:使用《醫療診所合規經營自查表》(附后)逐項打分,高風險項優先整改。
第二步:制度升級(5月31日前)
修訂SOP:更新《藥品采購驗收流程》《醫療廢物處理規范》等內部文件。
人員培訓:組織全員學習《規定》核心條款,重點培訓藥劑師和護士的合規操作。
第三步:技術賦能(6月1日起)
引入智能系統:
藥品追溯管理:選擇支持自動采集追溯碼的ERP系統,避免人工錄入錯誤。
電子病歷加密:采用區塊鏈技術存證,確保病歷數據不可篡改。
四、典型案例警示:這些雷區千萬別踩
案例1:某診所因使用未注冊的進口醫療器械,被沒收設備并處貨值金額10倍罰款(2024年浙江某市案例)。
案例2:未保存藥品采購票據,導致無法證明藥品來源合法性,最終被吊銷許可證(2024年廣東某診所案例)。
案例3:超范圍開展中醫針灸服務,被罰款5萬元并暫停執業3個月(2024年湖南某診所案例)。
《衛生健康行政處罰程序規》的修訂,標志著醫療行業進入“寬進嚴管”新階段。對診所而言,被動應付檢查的時代已經過去,唯有將合規融入日常經營——從采購、診療到廢物處理的全鏈條規范化,才能規避政策風險,贏得患者信任。
最后,如果您的診所需要一款集預約掛號、線上看診、線上商城購買產品、電子病歷、患者管理、經營數據分析、客戶管理、進銷存管理、經營活動管理等功能的診所管理軟件,歡迎隨時溝通。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